91麻豆精品91久久久久同性玩音響,本質上是希望獲得高傳真聲音。究竟聲音二字背後包含了些什麽,值得發燒友去探討,啟發如何玩音響?
憑聽覺感受,聲音包括了響度(音量或音強)、音高(音調)和音色。打鼓力度不同,出現聲壓差,這是響度變化;鋼琴左手部份與右手部份聲音有異,在於音高有別,當頻率趨高則感到音高,頻率轉低則代表音低。至於小提琴與鋼琴發出同一個音符,但聲音不一樣,在於自然界中沒有正弦波純音這回事,所有聲音處於複雜的波形狀態,各自攜帶一組獨有的「倍音」諧波架構(批注一),其組成部份和比例不同,音色便出現分別。再說,同一種樂器每個廠家牌子的聲音是有一定差異,故此音響係統要能夠把這種音色上的差異表現出來,方為高傳真。
音響係統音色不準確,有可能是與其諧波失真大(諧波組成部分不正確),或所用組件聲音個性強烈有關。音響係統回放樂器與人聲音色不準確,基本上談不上高傳真,追求這方向的發燒友是不會感到滿足的。
響度是關乎人的主觀感受,而全頻聲壓並非成正比,並且與音量有關注(批注二)。在低音量下人耳對於低頻跟中頻要聽到相同的響度,那麽低頻的聲壓就要增加至很大,這說明了為何有些擴音機具有響度補償功能(Loudness)(批注三)。另外,低聲壓下人耳聽來高音同樣有一定量衰減,隻不過沒有低音減少那麽多,故此需要通過響度補償並同時增加低音和高音。至於響度補償效果是否理想,倒是值得考究。
批注一:諧波的音樂用語叫泛音。像樂器奏出基音例如480Hz,其第二次諧波是960 Hz;第三次諧波是1,440Hz,如此類推,而能量一路衰減,直至完全消失為止。換言之諧波次數越高,聲音影響力越低。
批注二:人耳對於3kHz到5kHz聲音最為敏感,信號在很低音量下已能夠聽到;而小於800Hz及高於5kHz人耳的敏感度低很多。
批注三:當擴音機用上響度補償功能,發燒友把音量掣旋高,馬上察覺到低音過多;高音亦然,隻是程度不同,說明了人耳聽覺於不同頻率及響度上反應既不線性,也不盡相同。由於響度補償電路會降低訊噪比和增加失真,所以目前大部分高級擴音機都不設有該功能;或可把該電路脫離不用。